為了防止酒局過于枯燥,很多人在喝酒的時候,都會劃拳助興。
?
那么,劃拳是不是勸酒?過度飲酒意外,一起喝酒的人應該負責嗎?讓上海知名的律師帶您來看看下面案例。
案情介紹
死者宋某與被告陳某、宋某等11人系同村親鄰,在臨沂木板廠工作。因為他們既是同鄉又是同事,他們經常輪流做東吃飯。
2021年5月20日,被告陳發起后,被告宋通知宋、陳、宋等10余人晚上在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的一家餐廳共進晚餐。一行9人喝了4瓶42度白酒和2盒啤酒,另外3人因為開車沒有喝酒。
晚飯后,宋等人回到員工宿舍。第二天凌晨4點左右,他的妻子周發現宋死亡。經鑒定,宋某某急性冠心病發作導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。
由于賠償金額未達達到一致的調解意見,宋某某的近親將11名被告知法院賠償損失。
法院審理
法院認為,公民的生命和健康受法律保護,共同晚餐和飲酒是一種普遍和正常的社會活動,正常晚餐不產生相應的附加義務,但當晚餐行為人可能處于危險狀態時,其他共同飲酒者注意、提醒、勸阻和酒后安全義務。
在這種情況下,被告陳、宋作為共同飲酒者,雖然在法庭上沒有說服,但在飲酒過程中分為兩組拳擊飲酒,拳擊成員喝一杯作為懲罰,拳擊行為本身有賭博,說服性質,對共同飲酒者造成損害,應承擔一定的責任。
作為一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,死者宋某應對過度飲酒可能造成的后果,具有認知和預見能力,并對本案的發生承擔主要責任。作為晚宴活動的組織者,其他六名被告沒有履行注意、提醒和勸阻的義務,對宋某的死亡承擔部分民事責任。另外三名被告既不喝酒,也沒有證據證明他們有勸說行為,并履行酒后安全護送義務,不承擔賠償責任。
法院依法判決:陳等8名共同飲酒者共賠償死者近親的經濟損失93588元。一審判決后,8名承擔賠償責任的被告拒絕接受并提出上訴。二審法院審理后,駁回上訴,維持原判。
法官提醒
飲酒要文明、適度,不要賭酒、斗酒、勸酒,以免給自己和他人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影響。